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jciba5n4y6u  ›  全部回复第 5 页 / 共 13 页
回复总数  245
1  2  3  4  5  6  7  8  9  10 ... 13  
简单来一段吧,不涉及到数学,术语,就简简单单的

格式的规则( Rules of Style )
The first rule of style is to have something to say. The second rule of style is to control youself when, by chance, you have two things to say; say first one, then the other, not both at the same time.
第一条格式的规则是要有话可讲。第二条格式的规则是,当你碰巧有两件事要讲时,你要控制好你自己,先讲第一件,再讲第二件,不要同时讲两件事。

(大白话,讲授风格的第一条规则,是要确实有内容可讲;第二条规则是当你碰巧有两条内容要讲时,要先讲一条,再讲一条,不能混在一起。)

The first rule of teaching is to know what you are suppose to teach. The second rule of teaching is to know a little more about what you are supposed to teach
第一条教学的规则是要知道你应该教什么,第二条教学的规则是要懂得的比你应该教的东西多一点。
(大白话,关于讲授的规则,第一条是你要了解你要教的内容,然后是懂得比你需要教的内容更多/深入一点)

机翻没有人工纠错就这样吧,style 怎么能翻译成格式?这里明显是老师讲课风格。teach 翻译成教学,明显超范围了啊,知道你应该教什么,这里理解就有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Gray2016

科学大师佳作系列都不错啊,虽然老了点,随便翻翻挺好的
How to read a book,这本书翻译质量 OK ,开卷有益。
西南联大国学课,一整套书都给力,大格局、人性看得透。诗词、古文原来那么美,以前上课真的是浪费时间。
许倬云有一套书,看看也挺好的,高晓松的地理决定论的进阶版,就是有点厚,读起来花时间
中国哲学简史、乡土中国,都值得一看,知道国人中人渣的渣性是怎么来的
物理学的进化,爱因斯坦写的,可以好好看啊,人家学习的思路
老子还是牛,帛书版的,去掉酸儒污染的部分,原来真的是大道至简,两千多年过去了,里面的道理还是一样管用

现在手头好书多的是,已经够读好多年了
@dolphintwo 灌水就找专门灌水的地方,上个月我看到有人在 XX 农业科学上帮客户发了一篇非农业行业的网络安全的论文,我也就笑笑,混口饭吃嘛,找个角落偷偷吃,又不恶心别人。客户说,人家论文便宜得很呢,我说我们不卖论文哦,你出多少钱我都不卖,顶多你自己写好了帮你提修改建议,还没穷到那个份上。

这本书,原著真的牛,被毁的是真狠。那句俗话,长的丑不是你的错,还出来恶心人就不好了。
泛化这个词还真的不少见。

在心理学心理咨询中所谓泛化指的是:引起求助者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刺激事件不再是最初的事件,同最初刺激事件相类似、相关联的事件(已经泛化),甚至同最初刺激事件不类似、无关联的事件(完全泛化),也能引起这些心理和行为反应(症状表现)

UML 中也明确有泛化的概念。

泛化与普遍化的区别在于,泛化明确的有一个出发点,是围绕出发点弱化约束条件,扩大他的范围。而普遍化,就不知所云了。

译者的英语不行,中文好像也不大好,这个词的翻译是能力问题,其实我还是可以勉强原谅他们的。我主要是骂他们态度不端正,糟蹋了好好的一本名著。
@Orenoid

reason 的动词是推理,根据本意稍作延展就是找到原因。在数学里,尤其是机器学习相关的领域,这都已经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了。

reasonable ,指的是一个结论,能不能通过真正成立的事实、公理通过数理逻辑一步一步推导出来。因为很多结论、猜想,在实践证明是成立的,但因为你不能穷举所有的可能性和外部约束,总归可能有失效的时候。这在机器学习过程中非常的典型,现在在 AI 安全领域特别注重模型的可解释性。

有小兄弟提到了 reasonable 和 provable ,更不能混为一谈。reasonable 强调的是可以反向解释,一步一步的回溯步骤的坚实可靠(这里已经默认结论为真了); provable 关注的是结论是否可以被证实,给的初始条件是否够全面,能支持结论的被证明(包括证明为真或者为伪)。初看类似,但动机、手段都不一样。

至于 Collins 词典的解释,那是通俗版的,应该有专业版的词典。我记得金山词霸以前都可以定制选择的。
@cmdOptionKana 大家找找情绪共鸣,论坛又不是做学术的地方,我也没有教书育人的义务。

说实在的,我有想法在 github 上做个专题去纠错的,但是感觉有法律问题,我胆小钱少

另外,智商过滤器这个模式我还是挺认同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认同嘛就一拍两散,免得打的头破血流,挺好
@cmdOptionKana 说得对,对付流氓,就要耍流氓啊。否则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kokerkov 科学出版社的好点吧,这本完全是反模式。一堆的错误翻译。

比较经典的一个例子,在长句里,连着两个 of ,翻译的时候把被限定词搞混了,接下来去误导读者。逻辑上前后矛盾,让读者无所适从。稍微自己读一遍,就不会交出这样的稿子的。

不知道当时编辑是不是脑子也被踢了
@clocean 豆瓣?感觉也不行,只能借鉴,还是要靠自己分辨。大家欣赏水平不同,要求不同。有人要求是能用就行,有人要求看得舒服
@cmdOptionKana 没有上下文就是耍流氓,中文和英文如果能一对一映射,那就好了。连日文都做不到

conception 在不同的语境下,都能翻译成概念,小学生才这么想。


曾经有个经典案例,有人晒出一张在外面收来名片说,这明显是个骗子啊。上面有拼写错误,职位 title 不合理,一股子山寨气,为啥还能出来骗人不被拆穿呢?
等到有闲的无聊的真正社会大佬出来给我们解释了一下,我们才发现自己的 naive 。那不是名片,那叫智商过滤器,能看透的人都自动走了,剩下的都是可以被骗的。那为啥不拆穿呢?拆穿没好处,再说了,真正的大佬不愿意放下身段和江湖人去搞,掉价。

我想这就是为啥,这些垃圾翻译能活下来,然后不被口诛笔伐的原因。
@dule 盲目相信出版社了,手里好几本科学大师佳作系列,是真的精品,细胞叛逆者--癌症的起源(第 2 版)、宇宙的最后三分钟、人脑之谜。出版社是上海科技,和这本书的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同属于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名字也没差几个字。

可是越看味道越不对啊,恶心了我好几个月了。最近晚上陪孩子写作业,每晚翻上几页,顺便骂几句。实在是不吐不快,有人感兴趣的话,等我自学完了,整理一下,但有版权问题好像咱也不能把他全贴出来逐字逐句的骂吧
@chairuosen

可能你是精细的菜吃得少,就感觉无所谓。我也不是没读过其他翻译的书,说实在的,译者能力不足我真的是忍忍就过去了,大家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谁都有稚嫩的时候。

可是,那么好的一本名著,这么糟蹋真的是人渣行为了。作为一个数学专业的教授,能把数学名词给用世俗的语言给念歪了,已经是令人发指了。我作为一个不懂数学的门外汉,完完全全是因为被他绕晕了,才去找原著来看的。

翻了下知乎上译者的论文,这都能评上副教授、教授,看来 上海吃饭大学 的水平和风气是真的不行
@echohey

最近发现啊,你把对方当平等交流的正常人,其实是对自己最大的残忍。

现在遇到路上加塞的,不快乐快乐嘴,你还能咋样?遇到买卖论文的,你还能打他咋地?不讲究的人越来越多,坏人越来越多,不骂一骂不能平衡心态了。

鲁迅挺好,骂人还能赚钱。

前段时间给自己思路打开了,电话会上喷了一个友商的兄弟,爽啊。这年头,何必委屈自己呢,不做婊子还不许我立个牌坊么
@chairuosen

只是简单举个例子,而且这是专业术语,非常重要的词,错了非常影响整体理解的。很多句子的翻译,那叫一个令人发指,表达的重点和逻辑完全不在点位上,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我举个最近经历的简单例子,前两天小孩作业里有一个中文翻译英语,“几个探险家用手电筒照亮了洞穴”

可以是:
1 Several explorers lighted the cave with torches.
2 Several used torches to light the cave.

哪个对?不同场景、不同表达意图,用不同的句子啊。你强调手电筒的作用、归属权,手电筒作为线索或者描述重点就用 2 ,手电筒只是个无关紧要的道具,重点在于亮了或者被照亮的是洞穴就用 1 。

但这两句话翻译回中文,都是同一句话。中文靠读音、语气、上下文传达很多信息,这样的文字简洁、灵活但难以精确,翻译的时候很吃功力的。
49 天前
回复了 cmai 创建的主题 求职 月底毕业了,郑州有公司捞吗
@cmai 看看本省的运营商集成公司要不要人,进去混吃等死吧。目前这破环境,国国企还能混口汤喝喝,尤其是小地方
50 天前
回复了 cmai 创建的主题 求职 月底毕业了,郑州有公司捞吗
锐捷裁员了啊,看来设备商日子不好过
50 天前
回复了 yaott2020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想换手机了,求个建议
穷人都用苹果,便宜。用小米的,除非拿雷军工资的,否则何苦难为自己
@VchentozV 冯友兰的 中国哲学简史
@VchentozV 高明的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出的。北大有个讲公开课的杨立华教授,说他自己都随身带着这本书,有空就翻出来读一读。杨教授看起来比易中天靠谱,睿智而不张扬,谦逊有礼,听他说话感觉得到谨慎、认真、负责,肚子里是真有料。

就是听了他的讲座,我才入坑了帛书版道德经。据说比楚简的好,因为这个收藏的人地位高,还原度更高些。里面很多儒家有意无意的篡改都给复原了,而且把考证记录都给你看,信不信在你,不是那种灌输和洗脑
50 天前
回复了 stimw 创建的主题 汽车 很想采访变道不打转向灯是什么心态
@qingshui33 苏 U 更牛 X ,苏 F 现在倒没传说那么夸张。浙 A 、浙 B 也他妈的猛的要死
1  2  3  4  5  6  7  8  9  10 ... 13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5527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2ms · UTC 08:42 · PVG 16:42 · LAX 00:42 · JFK 03:42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