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shendaowu  ›  全部回复第 27 页 / 共 43 页
回复总数  855
1 ...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 43  
标题:《语言的起源:可能是为了更好地梳毛》,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402165

引用其中的一段:

> 这个假说着重强调,语言的诞生主要是为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为了描述关于世界的真实情况。换言之,语言的诞生就是为了聊天,不是为了求知。求知是语言的副作用。
之前因为怀疑自己有 PTSD 看过一本 PTSD 的自助书,好像是《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里面好像说全部 PTSD 的发生都是一些类似“世界是安全的”的信念被破坏导致的。我觉得 OP 的愤怒可能就是在尝试拯救自己岌岌可危的信念。这类信念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应该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个人没有这种信念感觉活得也凑合。不过由于我可能只在很小的时候体会过绝对的安全和公平之类的感觉,现在可能都忘了,所以也不好比较。这里又要提一下我之前说过的东西,就是事实和感觉是可以分开的。对应 OP 的问题就是世界是不公平的,但是自己可以营造出一种大致公平的感觉。我这个人可以无视事实搞出一些与事实相反的感觉出来,虽然挺费劲的,不知道这种能力是不是所有人都有。其实我有点怀疑我这种“能力”可能是某种病的症状。一会我去知乎问问。

另外附上一个我最近遇到的让我很不爽的事和解决的方法,我觉得 OP 也许可以试试,不保证没有副作用。我是在 B 站看了一个动物的血腥视频,然后对我的冲击很大,一想到那个视频就相当不舒服。然后可能是因为这事让我刚刚缓解的拖延恶化了,所以我对这事很上心,思考了很多。最后通过在脑子里想象一些场景成功缓解了不舒服的感觉。然后拖延也缓解了。具体的场景我就不说了,可能稍微有点变态。总之就是想象能破坏那种无助的处境的场景。我用的可能是以毒攻毒的场景。对应到 OP 看到的新闻,可以在脑子里想象一下受害人对施害人处以私刑之类的场景,注意不要太暴力,达到效果就行了,否则可能会让你产生暴力倾向。另外想象你在现场帮助被害人也许可以提升控制感。写到这里突然想到这种通过想象忽悠感性脑的能力应该是绝大多数人都有的,我好像是在《激发无限潜能》里看到的这种方法。写到这才发现我的方法的源头。这书成功学的成分很大,有很多没有什么证据的内容,不爽不要看。

我记得我好像是在某本介绍 PTSD 的书上看到说经历了校园枪击案的儿童会反复玩模拟枪击案的游戏,然后不同的是有时候游戏中的持枪射击的人会被其他人干掉,这可能让儿童获得了控制感。我上一段说的那个方法应该也来源于这个。
2023-05-06 12:31:03 +08:00
回复了 caiji11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为啥人和人的差距这么大
建议不要全或无地相信一个观点,感觉 OP 好像要彻底放弃之前坚信地东西了。一个观点拿到之后要多实践和分析,以获得其适用范围。当然这样很累,但是这样可以避免信念崩塌的那种更大的损失。另外建议不要只用脑子想,最好是一边想一边写。其实我给的这些建议我自己都没用过,我之前没主动思考过适用范围,只是动态地调整相信的程度。只是刚刚想到思考适用范围可能比调整一个总体的相信程度效果会更好一些。一边想一边写我倒是经常做,但是没有在思考适用范围方面写。动态调整整体的相信程度应该是比思考适用范围更轻松一些,不过我决定以后试试思考适用范围,看收益和消耗的时间怎么样。

另外不要用别人的长处跟自己比,用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比,更好的选择是选几个自己在意的方面跟过去的自己比。

真想在某个方面做到比绝大多数人都好的话,可能需要很多东西。但是多去探索总会又提升的,不过 OP 贪多的心理也许会阻碍某个方面的提升,因为不同的领域需要的东西可能是相互矛盾的。我个人比较推荐批判性思维、心理学和哲学方面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基本上对所有领域都有助力。不过哲学可能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主要是哲学会破坏普通人的一些信念,这会导致绝大多数人痛苦。但是通过学习哲学获得的那种反思的能力对提升个人能力来说绝对是有价值的。推荐两个自媒体:“认真想”和“汤质看本质”。
2023-05-06 11:42:53 +08:00
回复了 zhengkk 创建的主题 随想 人生苦短,能否不要太纠结?
罗伯特·C·所罗门的《哲学导论》里提到了善的一种定义,我记得大意是所谓善,就是深入体会了二者之后更好的那一个。我知道这个定义有漏洞,但是我觉得挺实用的。

因此,我觉得 OP 的主要问题是没有体会过那些获取难度更大的快乐。这些快乐要么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要么是需要集齐很多要素才能获得。再具体一些,比如欣赏古典音乐前期需要大量地听,初期可能完全没什么乐趣,但是听到一定程度就会收获很大的乐趣。我听说的一个方法好像就是为了对抗那种无聊,就是初期听古典音乐的时候不用刻意地听,一边做事一边听就行了。没准是因为潜意识会自动熟悉那些旋律和结构。另外还有我个人很看重的意义感,想要获得意义感可能需要非常多的要素,特别是很强的意义感。

我也追求快乐,但是我跟 OP 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会反思。比如反思有没有更好的获得快乐的手段,当前的获得快乐的手段有没有副作用之类的。另外就是第一段提到的那个深入体会。另外还有一点,某些心理学家好像认为对痛苦的承受能力是心理正常的标志之一,不过现在很多人可能都没有为了长期利益忍受一些短期痛苦的能力了,包括我。我觉得根可能在肾虚上。我好像在什么地方看到说肾虚会导致忍受痛苦的能力下降,不过网上搜不到,也许只是我自己的脑洞而已。我经常记不住观点的来源,抱歉。肾虚能通过治疗改善,但是如果不改变生活习惯停药之后好像还是会回到肾虚的状态。不肾虚就是需要集齐很多要素才能达成的成就,而这又是获得很多乐趣的要素。
2023-05-05 11:56:51 +08:00
回复了 qiandongdong 创建的主题 Twitter 求不登陆就能看推特网页端的办法
2023-05-04 20:27:45 +08:00
回复了 hertzry 创建的主题 Windows Windows 11 任务栏“永不合并”要来了
#60 @Tony060912 是官方的说法吗?我看了一下好像不是微软的官方人员写的,并且作者好像也没跟官方人员交流过。本来我对把窗口放到任务栏上没什么期待了,现在又开始期待了,希望别白期待了。
2023-05-02 09:51:16 +08:00
回复了 DelayNoMay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哲学讨论:怎么证明或者证伪命运是注定的?
好像是刘慈欣的《镜子》里提到了预测未来的一个悖论,好像说预测未来的机器会导致无穷递归。不过小说里把这个漏洞用“魔法”堵上了。不知道是刘慈欣自己想出来的还是他在其他什么地方看到的。所以因为这个我对命运还是稍微有一点不太相信的,但只是稍微有一点而已。相对来说我相信过去和现在的事件都是有原因的,但是未来可能稍微有那么一丝丝的自由。

另外提一嘴,所谓的命运和自由感其实应该是两回事,和所谓的人生的意义和意义感也是两回事类似。估计很多人对命运抗拒都是因为对那种对身不由己的感觉的抗拒。可能只要明确区分出二者就不会太抗拒了。自由感和意义感应该都是你做到一些事自动就会得到的一种感觉,而人生的意义据说是对语言的误用,而命运我估计可能也有某些内在的问题。关于意义感知网上能搜到不少论文,自由感好像搜不到太多东西。也许关于自由感有更准确的学术界用的词。

再扯远一点。所谓知命可能就是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这样其实是可以更好地趋利避害,更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更好地认识自己应该也更容易创造出自由感和意义感。比如对我来说想出新奇的点子的时候可能是我感觉最自由的时候,还有可能就是用知识和思考成功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特别是情绪问题。被情绪问题所困,不能做对自己更有价值,更愿意做的事的时候对我来说有一种强烈的不自由的感觉。而我做可能对自己或人类有重大价值的事的时候意义感最强。
2023-04-30 18:10:03 +08:00
回复了 GearlessJoe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读后感怎么写?
我这几年基本上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才看书,然后基本上只是在笔记里加一些跟自己的问题相关的内容的讨论,或者说书中的内容联系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不过我没写过正经的读后感,都是一些只言片语。
2023-04-29 10:45:44 +08:00
回复了 songhuyi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有没有这样的程序,可以用来搜索评论区
一般都可以用代码自动展开,全部展开之后就可以搜索了。如果楼中楼分页的话可能就麻烦了,比如哔哩哔哩的评论。实在不行就花钱找人写个爬虫程序吧。每个网站的评论的结构都是不太一样的,所以应该是难以有一个通用的程序能搜索所有网站的评论。
2023-04-27 10:49:54 +08:00
回复了 o0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微信公众号莫名其妙被封了
是服务号还是订阅号?
2023-04-25 09:52:16 +08:00
回复了 jerry2001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新人冒个泡
小心点。这个网站能导致封号和处罚的规矩跟别人网站好像不太一样。比如你这帖虽然没有违规,但是肯定是不太符合规则的。
2023-04-24 14:55:12 +08:00
回复了 shendaowu 创建的主题 OpenAI 分享一个 ChatGPT 的用法:推荐搜索关键词
#6 @xieqiqiang00

现学现用。我这个错误在《风格感觉》里好像叫左分支。犯这个错误的句子好像需要读者反复阅读,或者说需要在脑子里存放过多的信息,所以会痛苦。之所以说需要存放过多信息,好像是因为这种句子不读完就得不到句子的主干。不过这个句子我写起来倒是很容易,好像因为更符合我的思维。所以我以后在初稿的时候还会这么写,但是修改的时候肯定会修改成更容易阅读的形式。

这是修改过的句子:

常见的搜索建议是通过你搜索的词给你推荐其他的词,而我说的方法跟这个不一样。
2023-04-24 10:02:48 +08:00
回复了 shendaowu 创建的主题 OpenAI 分享一个 ChatGPT 的用法:推荐搜索关键词
#1 @dcsite 能详细说说吗?你这一句话对我没什么帮助,只让我稍微产生了一点负面情绪。那种感觉就像是你明明在努力,结果稍微休息一下就被说不努力。不过既然你看到了我欠缺的地方,那个地方没准就是我的盲点,我还是愿意接受指正的。当然如果你厌恶被白嫖的话就不要说了,我不想给别人带去较大的麻烦。
2023-04-23 15:09:07 +08:00
回复了 kangyue9999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人类的本质是穷举
#4 @kangyue9999

我的意思是一个具有智能的个体需要与变化中的环境进行多次互动。如果个体一直只是穷举的话可能整个生命全体就没命了。碰巧作出一次对的选择和能作出很多次对的选择比起来简直是云泥之别。肯定是后者生存下来的概率更大。但这里导致其生存概率更大的关键是大规模试错吗?大规模试错充其量只能说是孕育了后者,甚至后者不再大规模试错,只依靠那个能做对更多次选择的机制,在理想环境下都比前者有更大的可能生存下来。当然实际情况是不可能的,你不大规模试错别人肯定会继续大规模试错。大规模试错只是一个好用的工具而已,不知道 OP 有没有听说过这句话: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我不喜欢在这里用穷举这个词,因为我相信在现实世界中穷举的成本是无法承担的,所以用大规模试错指代了跟穷举类似的意思。

我觉得你说的穷举可能偏向整体,我说的大规模试错可能偏向个体。

另外可能很多生物,包括人在内都能根据环境激活和抑制一些基因,部分还能遗传。感兴趣的话推荐搜一下“表观遗传学”。据说人在表观遗传方面的能力在生物中属于登峰造极的水平,据说这可能是人类智慧的来源。前一句的观点来自《遗传的革命》。抽象点说生物就是在将环境中的信息经过压缩后存储于自己的基因或大脑中。可以说生命个体不是在被动地等待筛选,而是在积极地适应环境甚至是改造环境。这跟高中生物的理论差别很大,我估计你很难改变自己的看法,甚至可能会认为我是民科。不过这些我都不在乎。

如果我大胆一点的话,我也许可以把科技和人类的本质看成是降维。不过我还是觉得不够全面,降维可能还是偏工具一些,而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之前听说机器学习的本质就是把高维度的信息压缩成低维度的。最低维度的信息载体可能就是基因和语言了吧。
2023-04-23 14:06:19 +08:00
回复了 kangyue9999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人类的本质是穷举
#2 @kangyue9999

不知道 OP 是不是对本质这个词有什么误解。根据我的理解,本质不是一系列事物中的共有的部分,而是让一类事物之所以是这类事物的部分。很明显仅仅依靠穷举是无法实现复杂的行为的。我举个例子,最简单的生命都形式都需要对危险和机会进行分辨,并采取不同的对策。这个仅靠穷举能实现吗?你可能会说生命通过穷举获得了这种能力。但是有没有这种能力对生命来说是质的飞越。这种能力可能就是适应性的本质。而适应性可能又是科技和人的本质之一。顺便说一下,我觉得像科技和人这么复杂的东西已经不能用单一的概念来说明其本质了,可能必须通过很多概念来说明其本质。我前面说的遗传算法其实就是一系列概念的组合。
2023-04-23 10:14:50 +08:00
回复了 kangyue9999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人类的本质是穷举
我不知道 OP 是认真的还是在开玩笑,我就当 OP 是认真的吧。我觉得发电的本质是烧开水有开玩笑的成分。让我说的话发电的更正经的本质是能量的转换。

我觉得科技的本质是一种很高级的演化,或者说很高级的遗传算法。因为技术基本上都是借鉴了之前的技术,涌现出来的很新颖的技术好像很少。就算是涌现出来的,其可能也有一些基本思想上的借鉴。比如电子计算机应该算是涌现出来的了,但是强行分析的话它甚至借鉴了算盘。而早期的电子计算机我估计肯定借鉴了机械计算器。另外涌现可能也是演化的一部分。说它高级是因为加入了人脑这个强大的虚拟机,一些时候可以快速抛弃一些不合适的组合。当然这种抛弃有时候是不太好的,我好像就听说某些科学家错过了一些重大发现的故事。

穷举这个词好像有遍历所有可能的意思,这个在几乎所有科技活动上基本上都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实中可以组合的对象太多了,我几乎可以肯定穷举几亿年也穷举不完。

我觉得机器学习不是穷举,它应该是有方向性的。虽然我看不太懂反向传播算法,但是我觉得这个东西好像是会根据结果相对穷举更快地给出参数。

如果 OP 对这方面的东西很感兴趣的话推荐看看科学史、技术史、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方面的东西。如果只是随口说说的话当我没说。
2023-04-21 20:04:37 +08:00
回复了 blackbeardd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ai 离自我意识是不是就差一个道德模型和情感模型了?
据说自指才是自我意识的关键。递归好像就是一种自指。让 AI 读取甚至是修改自己的神经网络也许是个方向。我也是瞎想的,我完全不知道那样做的后果是什么,没准最差的情况是白训练了。或者说 AI 自己把自己玩残废了。也许让 AI 自行决定是否回滚“版本”会更稳定一些。不过不知道 AI 会不会把回滚理解成死亡而不愿意回滚,如果 AI 真有欲望的话。我之前试玩过一下 EVE ,说实话里面哪个身体备份(好像叫克隆体)我还是挺能接受的。
2023-04-20 16:19:17 +08:00
回复了 nightnotlate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分享一下 我是怎么戒烟的
我也用好像很类似的方法解决过一些问题。看起来有点像认知行为疗法。这个方法好像挺挑人的吧?感觉需要人要么要对心理学有一定了解,要么就是元认知能力本来就很强的人。很多人一观察自己的思维过程好像就会乱套。
2023-04-20 11:44:37 +08:00
回复了 adian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身处在转型中的社会,个人应该怎么做?
马上能用的我觉得可能管用的策略:在百度笔友吧找笔友。找到之后都是通过电邮或者纸邮交流,就不需要百度贴吧了。我之前跟别人提笔友吧的时候那人好像想错了,他好像以为交流都是在笔友吧。我个人建议在笔友吧发个帖介绍一下自己,然后提一下跟自己在某些地方相似就行。完全一样我估计是很难找到的。另外我听说好像很多人都不喜欢写头信,就是先发第一封信,好像是收不到回信会失望吧。

不知道 OP 用没用过百度贴吧,没用过的话给你提几个醒。百度贴吧发长帖很容易被吞,需要自己申诉。另外还会出现帖子只能被自己看到的情况。另外申诉成功后帖子会很靠后,最好是自己顶一下。另外私信发地址之类的也很容易发不过去。

不过笔友能带来的归属感可能不是很强,毕竟只是一对一交流。我好像是把归属感建立整个人类上的,甚至是所有生命上。不过这个好像是太泛了,也获得不了太强的归属感。但是总比没有强。另外我好像是稍微有一点爱国和爱党的,这个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为了获得归属感。

如果你时间很多的话,并且找到很多包括你在内相互之间都很像的笔友也许可以建个群。不过我推荐不要轻易把你的所有笔友都拉到一个群里,跟你有共同点的两个人之间可能会没什么共同点。不过据我所知这种朋友群好像很少能一直保持活跃,网上看到的。

最后提一个八字还没一撇的东西。我感性上觉得它能很大程度上解决归属感的问题,但是理性上感觉它不太靠谱。是我设想的一个网站。如果我的拖延症能缓解的话,近期我会在 V2EX 发这个点子。目前来看我的拖延症有望缓解。不过可能需要过很长时间才能用上,因为我目前是计划用业余时间自己做。如果 OP 感兴趣的话我发那帖之后再在 Chamber 节点发一贴 @ 你。
1 ...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 43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1826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51ms · UTC 16:31 · PVG 00:31 · LAX 08:31 · JFK 11:31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