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农以码为源。饮食文化在中国的渊源历史,浸润了我们这个民族对于自然,人性和哲学的思考。伴随着互联网从工具技术向商业模式转换的浪潮,我们这个文明古国迎来了一次跃进式发展契机。在这一历史机遇面前,我们除了借鉴海外的成功经验,也迫切需要接地气的方法论和发展观。
本系列文章作者系DaoCloud的联合创始人,作为中国最早的开源云计算布道者和实践者,过去几年一直致力于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与积淀的企业文化融会贯通,帮助企业实现从传统向互联网业务+技术的双跨越。DaoCloud团队是中国最早的开源容器技术团队,云集了一批业界顶尖工程师历经锤炼,于2015年初正式推出全球首个一站式Docker云平台公有云服务,为用户提供互联网应用的持续集成、镜像构建、发布管理和容器托管的解决方案。文章题材皆来自DaoCloud孵化器内的实际企业案例,并试图用贴近生活的短文将互联网+的应用开发和交付秘诀与读者分享。
但凡和非本行业从业人员聊天,一说起你是程序员,总是呵护状的鼓励你“少加班,注意身体哦”。也不知道这楼是从哪一辈起开始被歪的,但本行业高薪、高压力、高报废率几乎都快妖魔化了。加上程序员这一族群,本就提前进化到了二次元,语言功能渐渐退化,配合上高智人群特有的高冷感,几乎鲜有在舆论阵地的正声的主儿。
我也压根没打算今天能把这楼歪回去,因为加班这个东西的确是我们这行的表象特征。但内因或许只有这个族群的人才能真正理解我下面要说的话。
程序开发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次修行,生生不止。
写程序这个工作是一个创造型激发的过程,但凡创造性的工作都要激发灵感,画家,作家,演员和码农都是这类人。而傍晚恰恰是人类新陈代谢最旺盛的阶段,所以,开发人员习惯晚上工作,几乎和艺术工作者喜欢晚上去后海或者新天地,是一个道理。那是一种带着涤荡后的纯净,前往朝圣的过程。在我工作过的所有地方,但凡遇到的顶尖工程师,几乎都是夜猫子,而且越晚越精神。所以我们面试的时候经常翻候选人的微博看时间戳。同理,技术型公司打卡上班,绝对是反人类的行为。所以各位CEO和CTO,创业前读一遍《黑客与画家》,有必要。
新陈代谢剧烈进行的后遗症想必都深有体会,那就是饿。但此时几乎已是深夜,觅食成了这一群高智人群的集体返祖现象。每到此时,极为怀念在深圳工作的那三年。因为在南粤,晚上几乎是美食的天堂,很多高档的酒楼是有“夜茶”喝的。现在回想,当时写了多少代码都模糊了,但南山海王大厦的流沙包一个个还历历在目。相比而言上海决计不是一个有夜宵文化的地方,加上上海引以为傲的城市管理能力,深夜获取廉价蛋白质和热量的过程一般不简单。所以,按我说,咱们在的五角场起步远远晚于张江和紫竹,但过去这几年居然颇有杨浦硅谷的样子,得感谢我们今天的主题。
上海成规模的黑暗料理形成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依托高校后门培养社区经济。五角场地区的码农的口福就在于步行范围内,居然就有四所高校的后门。在这些后门口,最有名的爆款单品,当属砂锅馄饨,上海话称之为柴爿馄饨。但凡卖砂锅馄饨的,清一色的统一装备,小车上六个小灶,各摆一个碗口大的砂锅,砂锅两侧有耳。砂锅馄饨的独特之处是,炊具即为餐具。干练的老板娘预先在烧锅内煮上沸水,待食客前来按需放入馄饨,丰简随意。一般不消两分钟即可妥当,此时老板娘操一铁架钳住砂锅两耳,直接从灶头调度至食客桌头,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砂锅馄饨的神奇,在于它创造性的将食物的交付方式与炊具合二为一,互联网技术的熟练运用体现在下面三点:一、开发测试生产交付全流程都是基于一口锅。二、按需装载用户需求到锅内,轻松实现弹性伸缩和负载均衡。三、锅本身基于标准规格制造,既方便在自家灶头间调度,也在遇到城管突袭时,可以迁移到别人家灶头。这就是砂锅馄饨爆款的秘密。
馄饨的砂锅和生煎的油锅都是一种容器,它将原先不固定差异化的内容,按照既定的标准来发布。这对整个产品的交付周期来说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砂锅馄饨的故事更是将容器的使用推上了更高阶段,同一个容器,贯穿开发测试生产和交付四个环节,带来的不仅仅是便利,也提升了产品质量,加速了迭代速度,减少了产品风险,还降低成本。
在未来的企业架构里,敏捷、碎片、迭代和弹性是关键指标。那就需要我们用开拓性的思路重新定义方法、工具和流程。一口大灶加一把铁锹,炒出满汉全席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了,未来的架构是集群化的微服务架构。为了迎接和应对这个确定的未来,你需要先置办一些砂锅。
今天不仅解密了下砂锅馄饨,还顺便大嘴巴了关于午夜的秘密。下午没什么事儿,早点回去吃点好的,晚上更能来事儿。这个道理,左耳朵耗子算明白人,咱未必都懂。当然,中层管理者的确累。两头夹着吃,说起来都是泪。
那咱下回要不就说说《兄弟肉夹馍的故事》。
本文作者为DaoCloud的联合创始人陈齐彦,曾任EMC中国研究院负责人。